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
学位点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点代码: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03 年获得应用化学工学硕士学位授权,2004 年开始招收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2011 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2 年开始按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目前现有专任教师31 人,其中教授6 人(其中博导2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1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6人,大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中既有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相关领域研究的知名教授,也有从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日本及国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结构合理、富有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科队伍。
定位与目标:本学位点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化学化工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具有硕士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优势与特色:以国家和地方需求为导向,围绕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地方需求,设计凝练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前沿领域开展有特色的应用研究。基于分配传质理论,发明了迁移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新技术,解决了传统支撑液膜传质效率低、载体易流失等难题,提出了液膜分离新理论;将纳米技术用于水污染控制研究,创建的双亲性气-液界面可见光催化新方法为光催化技术的实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研发了系列全固态pX传感器,建立了医学临床、环境监测、工艺过程等领域的在线动态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围绕高容量快充车用动力锂硫电池的需求,研究开发正极硫碳材料、复配电解液及其电池产品,建立了相关制备技术体系和理论模型;对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多孔材料的合成理论进行研究,在清洁能源利用、气体吸附与存储、功能催化、生物膜等领域开发了许多新材料;开展了新型芳族多官能度环氧树脂、复合潜伏性固化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以满足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和国产化配套。总之,本学科在传质理论与分离工程、电化学理论与传感、能源与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在膜分离、功能材料、光催化、电化学传感器、生物反应器等方向具有明显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与科学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富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化工领域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学科方向设置: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下列四个学科方向:
(1)光催化理论与技术。利用半导体光催化理论,围绕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展开研究,在印染废水、抗生素及残农降解、垃圾渗滤液处理等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电化学传感与能量转化。针对化学、材料及生物等多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系统地研究了固-液界面能量转化机理,构建了多种全固态pX传感器及复合电极材料。
(3)化工新材料与功能助剂。围绕化学化工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与技术,针对新能源高效利用、气体吸附与存储、耐高温复合材料、薄膜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功能助剂等领域中面临的理论与工程应用问题,进行新型功能材料与功能助剂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
(4)膜分离与天然产物提取。围绕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了分散支撑液膜分离新技术;针对人类面临的糖尿病、心脑血管和肿瘤等重大疾病,利用陕西省秦巴山脉特有植物,利用现代色谱和新型膜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寻求新型的抗糖尿病、抗肿瘤等先导化合物。
国内外影响: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凝练优势研究方向、聚集优秀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平台,本学科已成为化学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化学化工人才,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1)在人才培养方面,自2004年本学位点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招生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曾为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燕山石化、延长石油、上海药明康德、西安杨森制药等单位输送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2)在科学研究方面,近五年来,承担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教育部博士点学科基金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4项以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48篇,其中SCI收录80篇,EI收录22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5 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项。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6部。
(3)在国际交流方面,与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2012年以来,协办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20人次,国外访学进修20人次,接待国外专家来访12人次,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一定提升。